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在无锡滨湖百花齐放
2025-08-08 15:29  来源:中国江苏网    
1

为更好满足困难群众的现实需要,无锡滨湖区积极响应省市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部署,面向全区195户低收入人口,创新推出“‘滨’至如归,‘湖’助有爱”服务类社会救助品牌,快速形成“物质+服务+精神”救助模式,依托全区7个镇街社会救助服务站,通过全力统筹救助资源、精准对接多样需求、高效增加服务供给,推动全区服务救助新征程阔步向前。

马山街道:精准锚定服务需求,定制救助“幸福图”

马山街道以“优化服务”为切入,通过多元化服务,推动社会救助从“兜底保障”向“幸福提质”升级。组建“社区干部+网格员+志愿者”巡访团队,为有需要的11户低收入人口免费提供日常保洁、代购药品等生活服务,处理屋面渗水、水管漏水、下水道疏通等问题,确保生活安全得到有效保障,生活难题得到及时解决。全面开展“健康伴老”“无忧养老”行动,为低收入人口中的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、量血压、测血糖等照护服务,并建立健康档案,定期回访生病老人健康状态,已累计服务112人次。

雪浪街道:用“心”服务,点亮青少年“希望之光”

雪浪街道针对低保家庭中未成年人占比达20%,基于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,精心设计符合各年龄阶段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内容,推出“童(同)心守护 助力成长”项目系列帮扶。对于低龄儿童,利用趣味性游戏、沉浸式绘本讲解等方式,引导初步认识情绪、学会表达内心感受;对于青少年,借助“‘心’光闪闪,遇见你我”“慧心育德、智润成长”“心生萌芽、爱在开花”等专题活动,缓解学业、人际关系、自我认知等压力。同时,举办亲子沟通讲座,帮助家长改善教养方式,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。

蠡园街道:“1+3+7”创新帮扶新模式 ,擘画共富新图景

蠡园街道以精准评估为核心,以三级递进为路径,以七维服务为支撑,织就“生活+健康+就业+教育”全方位服务救助网络。由社工、志愿者组成专项帮扶小组,把“精准评估需求”当成核心,从头到尾形成“找到人—分析问题—解决问题”的闭环,完成19户低收入人口帮扶“专属档案”。遵循“物质保障→能力提升→自我实现”三级递进路径,助力低收入人口解决生存困境,激发内在潜力,实现“被救助者”向“助人者”转变,已累计开展个案服务19次、能力培训 3场、社区融入活动6次,通过动态回访优化帮扶方案,实现“服务—评估—优化—再服务”的良性循环。

胡埭镇:多方参与,共推“益美胡埭”救助服务扩能升级

胡埭镇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力量,针对辖区内低收入人口的多元化需求,打造“物质保障+服务供给+发展赋能”的综合服务救助模式。依托呼叫中心平台实现精准帮扶,通过“线上智能匹配+线下精准落地”,对全镇25户低收入人口的医疗、教育、就业、生活等需求进行精准画像,设立服务救助项目库,引入社会资源与企业定向捐赠,并依托专业社工团队,开展技能培训、心理辅导、健康监测、生活照料等服务,累计服务近300人次,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风险防范、照护、生活、关爱服务。

河埒街道:发挥优势“聚合力”,带动服务“长效暖”

河埒街道紧扣“温暖‘救’在你身边”主题,依托专业社工组织,以项目化运营重塑救助对象的生活信心,让救助既有力度更有温度。引入“音乐治疗”“作业治疗”“园艺疗法”,开展低保家庭儿童感统训练、代币治疗、音乐疗愈等主题实践活动;实施“时光茶馆——老龄参与友好营造项目”,借力“生命故事工坊”“银龄技能课堂”等载体,助力9名分散特困老人摆脱孤独,积极老去。以“兴趣激活+价值重构”为手段,动员具备一定就业能力的19名低保对象主动参与社区公益和辅助性就业岗位,找到新的人生方向。

荣巷街道:以“小切口”推动救助服务“新悦升”

荣巷街道以社区为基础网格,通过入户摸排、电话问询、微信沟通等方式,对低收入人口的服务救助需求进行“拉网式”摸排,一对一制定帮扶项目。如荣巷社区联合荣巷卫生院、嘉仕恒信医院、无锡市红十字会、无锡市军休所等单位组织开展“暖心义诊便民服务”专项活动,开发社区健康管理小程序,紧扣救助对象健康需求,推动精准服务救助向社区末端延伸,累计服务185人次。龙山社区以“敲门关怀、活动融入、志愿反哺”为核心的帮扶路径,着力促进3户低保对象融入社区集体生活,激发他们参与社区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,提升获得感与归属感。

蠡湖街道:“全心守护”,暖心服务有温度

蠡湖街道积极探索“餐饮+公益”融合发展路径,通过“政府引导+企业联动+社会参与”三合一模式,联合外卖平台、物流企业等新业态主体,组建“幸福送餐志愿队”,启动“线上点单+社区接单+骑手配送”暖心行动,为辖区内有需求且行动不便的10户特殊低收入人口提供免费送餐服务,确保30分钟内热餐到家,全心托举特殊群体“幸福餐盘”,有效缓解特殊群体“做饭难”“吃饭难”困境。

标签:
责编:缪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