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晌午,滨湖区蠡湖街道震泽社区东顾巷家园C区58号窗口前,几位银发老人正有序排队。“师傅,今天的红烧肉真灵光!”窗口内外,笑语与饭香交织,环绕着一个朴素却温暖的名字——幸福餐厅。
一餐热饭的温度,“吃饭难”到“暖心饭”
面对社区高龄、独居、空巢老人“吃饭难”的问题,社区党委牵头联合专业餐饮机构,打造了这个“家门口的厨房”。幸福餐厅每周精心设计菜单,采购新鲜食材,由专业厨师烹饪。肉要炖得软烂,蔬菜种类要多,口味要清淡……这些细节,已成为餐厅日常的“必修课”。
针对不少老人行动不便的情况,餐厅创新采用“中央厨房+分餐点”模式。饭菜在中央厨房统一制作后,由送餐车准时配送至小区各分餐点。老人只需下楼,就能领取热乎、实惠的午餐。对于失能或不便出门的老人,则由党建联席单位、辖区党员、热心居民、志愿者组成的送餐队,风雨无阻送餐上门。
舌尖上的邻里情,“饭桌”到“议事桌”
幸福餐厅不仅解决温饱,更成为社区热门的“打卡点”和情感交流空间。定期举办的“厨友见面会”上,老人们围坐一堂,聊聊口味喜好、生活琐事,也对餐厅提出建议。饭桌,成了倾听与沟通的温馨平台。
更可喜的是,围绕“吃”展开的交流,还延伸至社区公共事务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停车难、房屋漏水、加装电梯等社区大小事宜,都成为居民们热议的话题。大家畅所欲言、献计献策,共同商议治理良方。幸福餐厅悄然成为凝聚居民智慧与力量的社区治理支点。

银发力量的志愿红,“被服务”到“服务人”
幸福餐厅的温暖故事,离不开一群可爱可敬的志愿者。他们中有社区党员、热心居民,更有不少“银发志愿者”主动加入。送餐之余,他们关心老人起居、陪伴聊天。这支不断壮大的“银发志愿红”,成为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坚实力量。
截至目前,幸福餐厅已服务数千人次,覆盖周边多个社区。一餐餐热饭,暖了胃,更暖了心。它让“吃饭难”成为过去,让“独居”不再孤单,让社区成为有爱、互助的温暖家园。
敬田得谷,尊老得福。幸福餐厅正以舌尖上的温度,探索品质养老的新路径,持续书写社区的温情故事。(蠡湖 刘媛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