融爱同行 筑桥共生——江桥幼儿园融合教育的创新实践与高质量发展探索
2025-11-11 14:37  来源:中国江苏网    
1

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无锡市新吴区江桥幼儿园秉持“和谐·共长”的办园理念,以《江苏省“十四五”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为指引,于2023年9月成立“特需幼儿发展支持中心”,致力于构建“全纳、共生、赋能”的融合教育生态体系。以科学管理为基石、以专业发展为引擎、以环境优化为支撑、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,为每个特需幼儿定制专属成长方案,让每一位特需幼儿在尊重、接纳与关爱的环境中实现“适性成长”,让融合教育真正成为“有温度的教育实践”。

管理赋能:顶层设计与科学管理并重

园所构建“五级联动”管理机制,即“园长—保教主任—资源教师—班级教师—保健医生”,形成“纵向贯通、横向协同”的融合教育管理体系。通过制定《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管理制度》《融合教育评估安置流程》等管理制度,将融合教育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中,实现“评估—干预—支持—反馈”的全流程闭环管理,确保特需幼儿获得精准、持续的教育助力。形成了评估安置、课程实施、家园社协同的全流程管理体系,为特需幼儿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
师资融合:专业成长与协同育人共进

立足教师专业发展,园所创新构建“1+N双师协同培养模式”,打造“理论研修、实践浸润、教学研究”三阶成长体系。以融合理论型、实践型、研究型、创新型四型发展目标,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。同时,建立“内外联动”机制,组织参与江苏省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特教专职教师培训,通过“线下浸润+线上研修”双轨并行模式,全面提升教师的“评估诊断、课程调整、康复干预”三大核心能力,赋能教师成为特需幼儿成长的“专业支持者”。

环境浸润:包容空间与无碍支持共生

秉持“环境即课程”的理念,园所打造“1+N全纳教育空间”,运用“1+X”模式,打破区域界限,实现资源无障碍共享。严格对标教育部特教资源中心建设标准,配备感统训练系统、言语康复区域、社交情境模拟区等专业设施,构建“支持性、适应性、发展性”三位一体的成长环境,让特需幼儿在自然浸润中实现能力进阶。

因材施教:个性支持与适性发展同行

基于“评估先行、精准施策”的原则,园所建立“医学诊断、发展评估、家庭访谈”三维评估机制,为每位特需幼儿定制“一生一案”成长档案。通过动态观察、阶段性评估、成长作品集等多维度记录,形成“诊断、目标、干预、优化”的个性化教育闭环。目前我园为6名特需幼儿提供“社交沟通、感统训练、认知强化”等专项支持方案,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,实现“教育零拒绝、成长无边界”。

全面辐射:家园共育与社会融合协同

园所深化“家园社”协同育人机制,开展“融合教育家长工作坊”60余场,建立“早筛查、早干预、早融合”三级支持链。创新实施“小手拉小手”同伴互助项目,促进普通幼儿与特需幼儿的“双向社会化学习”,培养包容、共情的未来公民。目前,6名特需幼儿在社会适应、情绪管理、认知发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,家长满意度达100%,彰显融合教育的实践成效。

下一阶段,幼儿园将聚焦“智能评估、跨学科协作、社区融合”三大方向,探索“AI+特教”的创新应用,拓展“医教结合、社教联动”的支持网络,打造更具前瞻性的融合教育生态,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“和而不同”的教育环境中绽放生命光彩!

(华凤)

标签:
责编:王茹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