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7日,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政协工委举办“凝‘新’聚力谋共治 协商议事绘‘新’篇”有事好商量专题协商议事活动,政协委员、外卖小哥、物业代表等20余人欢聚一堂,共同探索“骑手友好社区”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。

矛盾交织诉求显,配送困境待破解。“外卖骑手车速太快了,孩子在小区玩都不放心。”万科城市之光小区的陈先生道出了不少业主的担忧。因多次发生外卖电动车险情,出于安全考虑,物业决定推行“步行配送”规定。然而,新规实施后,骑手们普遍反映效率大幅降低:“小区太大,步行送餐经常超时”“楼栋分布标牌不明显,找地址要花双倍时间”。
居民们也发现,外卖送达时间明显延长,部分订单甚至无人接单,“本来点外卖是为了方便,现在外卖被放在大门口还要自取,反而更麻烦了”,如何在保障居民安全的同时兼顾配送效率,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道基层治理难题。

多方共议聚智慧,破题良策齐谋划。为破解这一难题,崇川经济开发区政协工委牵头召开“有事好商量”协商议事会,组织骑手代表、业主代表及政协委员齐聚一堂,共同商讨解决方案。骑手代表小李坦言:“步行配送经常超时,让收入大大减少”;业主代表强调:“安全底线必须守住”。崇川区政协委员李春林建议:“可以借鉴上海‘骑手友好社区’经验,建立‘红黄绿’三级骑行管理机制。分时段开放骑行,同时优化楼栋指引,提升配送效率。”
经过多方各抒己见、集思广益,初步形成两套解决方案:一是实行“错峰骑行”,避开人流高峰时段;二是设置“换乘点”,在小区入口配备公用自行车,让外卖员自行换乘,配送结束后归还原位。

共识初成启新篇,长效机制暖“新”心。目前,崇川开发区正以三桥社区为试点,探索推进“骑手友好社区”建设,推动协商成果有序落实;通过线上问卷广泛征求意见,同时计划成立由多方代表组成的共治小组,实地考察方案可行性。在推进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过程中,崇川开发区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,着力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:在党群服务中心、门卫传达室、临街爱心商户等处设立多处“暖新驿站”服务点,配备座椅、纯净水、药品急救箱等基础物资,为骑手提供暖心服务。
“以有力度、有温度的举措来关怀这些‘与时间赛跑的骑手’,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、被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。这样的良性互动,正是建设‘骑手友好社区’的应有之义。”三桥社区党委书记李菊红表示,将借鉴其他城市经验,探索建立“骑手友好社区”的长效机制,致力推动社区治理效能和民生幸福指数双提升。(管雯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