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三桥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,近日联合崇川区常青退休再就业服务社,打出就业服务“组合拳”,通过精准对接、借势引流、志愿助力、普法护航等多元举措,将就业服务送到居民与企业身边,为辖区就业创业生态注入新活力。

聚焦失业困境,座谈精准破局。崇川经济开发区三桥社区创新服务举措,联合崇川区常青退休再就业服务社举办“就业护航”帮扶活动。活动特邀5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组成导师团队,通过政策宣讲、案例分析、岗位对接等形式,为失业人员提供精准就业指导,其中重点帮扶3名待业大学生实现就业。活动中,专家团队针对失业人员不同特点,分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,精准匹配就业岗位。活动还特别设置的“职场加油站”环节,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分享求职创业经验,从简历优化、面试技巧到职业规划进行手把手指导,赋能失业人员职场“战斗力”。后续服务站还将建立动态跟踪机制,持续为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帮扶服务。

借势“苏超”热度,引流招聘活力。三桥社区就业服务站,借力“苏超”联赛举办契机,在商圈广场观赛点位设置就业服务专区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并行模式开展服务:线上依托社区微网格群、招聘网站等平台实时发布岗位信息;线下设置政策咨询台、岗位推介展板等,为求职者提供面对面服务,有效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就业服务流量。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高二6班团支部,组织学生志愿者参与招聘会服务。青春身影活跃在引导咨询、协助登记等环节,既为就业服务注入青春动能,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需求。通过创新服务形式,服务站实现了文体活动与就业服务的有机融合,既提升了就业服务的吸引力和参与度,又有效扩大了就业信息的辐射范围。

普法护航企业,调解用工纠纷。在做好就业对接服务的同时,三桥社区就业服务站将服务链条延伸至企业用工保障领域。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辖区企业,开展劳动法律法规专题宣讲活动,系统解读法律法规,重点围绕劳动合同签订、社保缴纳、工伤认定等企业用工常见问题,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,帮助企业规范用工行为。服务站还同步设立“即时调解通道”,为企业与员工间的小纠纷、小矛盾现场释法、快速调和。“这种上门普法服务很实用,既帮我们规避了用工风险,又提升了员工满意度。”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表示。后续,服务站还将建立企业用工跟踪服务机制,持续优化辖区就业环境。
此次系列行动,是崇川经济开发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深耕“精准化、多元化、长效化”就业服务理念的具体实践。未来,服务站将持续优化服务路径、强化服务标识、提升“站社联动”品牌效应,让“家门口”的就业服务更贴心、更暖心、更舒心,切实打通服务群众就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(管雯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