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开发区“半天制”技能培训助重点群体“快学技、稳增收”
2025-09-29 14:39  来源:中国江苏网  作者:缪钦  
1

聚焦就业困难人员、待业宝妈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“时间碎片化、技能速成化”的迫切需求,连云港开发区人社局创新推出三期“半天制”手工针织技能夜校培训,并于近日圆满落幕。

系列培训累计吸引百余名学员参与,其中28人通过“培训即对接”模式实现灵活就业或接单增收。开发区以“短时高效”的培训形式,为辖区重点群体打通“快速学技、及时增收”的民生通道。

精准对接“短时刚需”,适配群体生活节奏

“半天时间刚好,不耽误送孩子上学、做午饭,还能实实在在学门手艺!”结业学员、待业宝妈陈女士的感慨,道出了“半天制”培训的核心优势。连云港开发区人社局在前期调研中发现,不少待业女性、宝妈群体虽有强烈就业意愿,但受制于家务、育儿等现实压力,难以参加传统长期培训。

针对这一痛点,该局主动对接辖区优质培训机构,精心设计“半天浓缩课程”,将培训时间统一安排在下午时段,每期仅耗时一个半天,并将教学点直接设在街道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,最大限度方便学员就近学习。同时,免费提供全套编织材料,让学员真正实现“零成本入学、零距离参训”。“以前总担心培训耗时太长,这次半天就能掌握核心技能,报名时一点没犹豫。”一位参训的就业困难人员表示。

浓缩“实用干货”,半天实现“从入门到成品”

为确保学员在有限时间内真正掌握实用技能,连云港开发区人社局特意邀请拥有15年经验的手工针织“老师傅”及非遗传承人担任讲师,将传统长期课程精华浓缩为“理论+实操”双模块,确保“半日学透、当堂出活”。

理论模块仅用20分钟,快速讲解平针、元宝针等基础针法及简单配色技巧,语言通俗易通,结合实物演示;实操模块则需2.5小时,采用“手把手分组教学”模式,讲师现场演示发夹、婴儿袜等易上手单品制作流程,并逐组指导学员练习,针对绕线、起针、收针等易错步骤现场纠正。“原本还担心学不会,没想到老师教得这么细,半天下来,我竟然真的完成了一个小发夹!”一位零基础学员手持作品欣喜地分享道。课后,为帮学员巩固技能,培训班还通过组建微信群、发送针法视频等方式提供持续辅导,并组织“成品互评”促进学员交流巩固。

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“学技”“增收”无缝衔接

“培训的目标不仅是传授技能,更要让群众尽快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。”连云港开发区人社局就业促进处负责人强调。为打通“培训-增收”最后一公里,每期培训结束后,该局都会邀请手工艺店铺负责人开展“现场对接会”。对技能掌握较好的学员,可现场签订“灵活订单协议”,居家承接针织订单。

据悉,首期培训中已有8名学员成功承接针织花束订单,人均每周能完成10至15件,实现月增收800至1200元。另有4名具备创业意愿的学员,已被人社局助力对接至辖区创业孵化基地,并获推荐参加相关展销活动,开启创业第一步。

下一步,连云港开发区人社局将深入总结“半天制”培训经验,计划适时推出手工文创、短视频拍摄等更多“短时高效”的技能培训项目,并持续扩大合作企业范围,将“需求适配+浓缩教学+即时对接”这一模式复制推广,助力更多时间受限的待业群体通过“小而精”的技能培训,实现“快学技、稳增收”,以更精准、更温暖的人社服务,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缪钦 通讯员刘书阁

标签:
责编:宁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