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就是普通操作工,靠‘师带徒’和补贴,不仅拿了高级技工证、涨了工资,还成了技术骨干!”新沂经开区新凤鸣集团车间里,李师傅攥着技能津贴单,难掩自豪。这抹“技能增收”的喜悦,正是新沂经开区激活人才引擎、以技能为产业发展插上翅膀,以人才红利撬动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。
近年,新沂经开区通过制度保障、竞赛练兵、创新赋能、典型引领等一系列“接地气、见实效”的举措,打造与产业同频共振的技能队伍,让“技能英才”化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羽翼”。
制度筑基:师带徒 + 设补贴 激活成长“一池水”
在技能人才培育中,经开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,推动企业推广“师带徒”“导师制”,让技术骨干手把手带教青年职工,助其快速上手。同时引导企业建激励体系:新凤鸣、中新钢铁等重点企业设专项基金,覆盖学历补贴、职称补助、竞赛奖励、岗位津贴,全方位为职工技能提升“护航”。政策红利下,企业“比学赶超”氛围浓厚,为产业注入持续活力。
竞赛搭台:办竞赛 + 促研学 锻造技能“硬实力”
搭建技能竞赛平台,是经开区激发职工技能潜力的另一重要举措。经开区联合企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,叉车精准堆垛、电工调试电路、化工校准仪表、机械精雕零件,竞赛项目全链条覆盖“4+4”产业生产需求。竞赛现场,职工们各显神通,在实操比拼中切磋技艺、交流经验,真正实现了“以赛促练、以赛促学”。通过竞赛,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,不仅为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,更带动了全体职工技能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通道拓宽:搞培训 + 推创新 按下提质“加速键”
为拓宽职工技能提升通道,经开区结合企业生产需求,持续开展针对性知识技能培训,覆盖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操作,助力职工更新知识储备、适配产业发展。同时,围绕“创新提质”目标,广泛组织职工开展“五小”活动,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,为企业降本增效、优化生产流程贡献智慧。截至目前,职工通过“五小”活动累计提出创新建议数百条,多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,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。
典型引路:树标杆 + 强带动 注入奋进“新引擎”
此外,经开区还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,在各行各业大力培育选树优秀职工,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激发全体职工的奋斗热情。近年来,园区先后推荐全国劳模3名、省级劳动模范9名,徐州市级劳模33人,区内多家企业班组荣获“江苏省工人先锋号”称号,5名职工获“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”,2名职工荣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。这些优秀个人和集体的先进事迹,不仅成为了经开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“标杆”,更激励着更多职工投身技能提升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如今,在新沂经开区,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已实现深度“双向奔赴”: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,为产业筑牢“硬支撑”;而产业的持续发展,又为技能人才搭建了“大舞台”。未来,经开区将持续完善“育、用、留”全链条英才体系,让“技能之翼”更强劲,推动“4+4”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