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赋能产业 扬州大学新“牛”人实践团一线助力健康养殖
2025-09-01 14:05  来源:中国江苏网    
1

中国江苏网讯 盛夏热浪翻滚,牧场迎来“烤”验。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新“牛”人乡村振兴科技实践团的师生们,正穿行于牛舍之间,助力养殖节本增效,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产业的现实力量。成立四年来,这支以硕博研究生为主力的年轻团队持续奔赴江苏及全国多地牧场,扎根养殖一线,开展疾病防控、诊疗服务和技术推广,用科技为奶牛健康养殖保驾护航,书写下新时代兽医学子服务三农的青春篇章。

今年暑期,持续高温给牧场带来严峻挑战:奶牛采食量下降、产奶量锐减、疾病发生率攀升。团队迅速响应,驻场开展科研实践,将防控热应激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。通过在奶牛日粮中补充微量元素、优化喷淋与风扇启停频次和角度、制定标准化卧床与奶厅管理流程等综合措施,提升了奶牛免疫力,降低热应激引发的影响。值得关注的是,团队引入AI监测技术,实现实时预警与精准干预,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。

“以前天热牛不爱吃料,现在吃得干干净净。通过AI技术,问题能够早发现、早解决,产奶量也稳步回升!”牧场负责人欣喜地表示,科技赋能带来的不仅是产量的提升,更是乳品质的显著改善,为牧场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
在解决热应激问题外,团队还开展了全方位健康管理:定期抽检乳样进行病原监测与耐药分析,制定科学防控策略,减少抗生素的使用;编写《蹄病防控手册》,与牧场兽医协同开展蹄部健康管理;运用超声技术为屡配不孕的奶牛进行“B超”体检,有效提升繁殖效率。这一系列“科技组合拳”已成为团队常态化服务的重要内容,全面助推养殖节本增效。

四年来,团队逐步构建起“驻点服务+技术辐射+AI赋能”的创新服务模式,服务范围从江苏扩展至全国。每到一处,团队不仅带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诊疗技术,更通过编制养殖手册、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,将科学养殖理念深植基层。将实验室搬到牧场、将论文写进牛舍,团队成员真正实现了从“产业驱动型研究”到“产业转化服务”的有效衔接。

“在产业实践和服务中,我们真切体会到科技赋能养殖的重要性。”团队成员郭佳博士深有感触地说,“只有在一线发现和解决问题,才能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和乡村的能力,真正做到青春肩负重任,服务国家战略。”

“我们以服务产业和民生为切入点,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。新时代兽医人才既要精通技术,更要深入产业一线,发现真问题、提供真技术、解决真问题。”团队指导教师王亨教授表示,未来团队将继续聚焦养殖关键环节,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,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,让青春汗水挥洒在强农兴农的广阔天地。
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缪钦

标签:
责编:缪钦